剛果民主共和國(法語:République démocratique du Congo)是非洲中部的一個國家,舊稱為扎伊爾(法語:Zaïre),首都為金沙薩。
該國陸地面積約234.5萬平方公里,是非洲第二大和世界第十一大的國家。人口超過7100萬,人口數量世界排名第十九、非洲排名第四的國家,以及正式法語人口最多的國家。
民主剛果原為比利時殖民地,當時稱比屬剛果。1960年2月獨立。與鄰國同稱剛果共和國,在兩國名稱后括注首都名稱以作區別。1964年8月1日改國名為剛果民主共和國。1997年5月17日,朗·卡比拉領導的剛果解放民主力量同盟的武裝部隊攻占首都金沙薩,宣布就任總統,并恢復國名為剛果民主共和國至今。
【剛果民主共和國國旗】
同中國的關系
1960年6月30日,剛果共和國獨立,周恩來總理和陳毅外長分別致電盧蒙巴政府表示祝賀和承認。10月,剛卡薩武布政府與臺灣當局“建交”。1961年2月19日,中國承認基贊加政府為剛唯一合法政府。2月20日,兩國建交。同年9月18日,由于基贊加投奔阿杜拉,而阿杜拉政權同臺灣有所謂的“外交關系”,故中國決定撤回使館,中剛關系暫時中止。1964年,改國名為剛果民主共和國。1971年10月27日,再改國名為扎伊爾共和國。1972年11月24日,中扎兩國實現關系正;。
中扎關系正;,兩國關系不斷發展。蒙博托總統先后5次訪華(1973年1月、1974年12月、1980年3月、1982年6月、1994年10月)。扎曾訪華的領導人還有外交和國際合作事務國務委員卡爾·伊邦德· 恩古扎(1973年11月)、議長卡松戈· 穆孔吉(1984年7月)、第一國務委員瓦· 東多· 肯戈(1986年6月)等。中國訪扎的主要有黃華外長(1978年6月)、李先念副總理(1979年1月)、趙紫陽總理(1983年1月)、田紀云副總理(1984年12月)、榮毅仁副委員長(1985年1月)、張勁夫國務委員(1986年11月)、李鐵映國務委員兼國家教委主任(1989年11月)、錢其琛副總理兼外長(1995年1月)。
1997年5月,洛朗-德西雷·卡比拉總統上臺后,恢復“剛果民主共和國”國名。兩國在各個領域的友好合作關系繼續鞏固和發展。
雙邊經貿關系和經濟技術合作
中國向剛果(金)提供過一些經濟援助。承擔了人民宮、體育場、制糖聯合企業、手工農具廠、稻谷技術推廣站、貿易中心和金沙薩郵件分揀中心、金沙薩綜合醫院、布卡武機場路翻修等成套項目。
兩國自1982年起開展互利合作。1997年,雙方簽訂了《相互保護和鼓勵投資協定》。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赴剛投資興業,投資領域包括電訊、礦業、木材加工等,主要有中興通訊公司與剛方合資設立的剛中電信有限公司、中國有色集團在剛設立的剛果礦業公司等。
1973年和1988年兩國簽訂兩項貿易協定,規定雙方貿易以現匯支付,并互相給予最惠國待遇。2012年,雙邊貿易額為43.55億美元,同比增長9.2%,其中中方出口8.37億美元,同比增長1.3%,中方進口35.17億美元,同比增長11.3%。中方主要出口機電產品、紡織品、醫藥和服裝等,進口銅鈷產品、原木、鋸材等。
2012年9月,中剛就中方給予剛95%輸華產品零關稅待遇事簽署換文。根據該換文規定,中國政府將于2013年內將剛果(金)享受這一待遇的輸華產品范圍擴大至95%。
其它往來
兩國1980年3月簽訂文化協定。因剛內戰,雙邊文化交流與合作一度中止。2004年4月至5月,剛國家藝術學院音樂家小組一行12人來華參加“相約北京-非洲主賓洲”演出活動。2005年,剛國家歌舞團的兩位歌唱家來華參加了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文藝晚會演出和“非洲之夜”非洲五國藝術家訪華演出。
1973年至2011年,我共接收剛獎學金學生458名,2011學年剛在華獎學金生160名。
1973年我開始向剛派遣醫療隊。1997年因剛局勢不穩,我醫療隊撤回。2006年我決定復派醫療隊。迄今,我共向剛派出15批醫療隊計422人次,現有18名醫療隊員在剛。
1、元旦(1月1日)
2、獨立烈士節(1月4日)
3、洛·卡比拉祭日(1月16日)
4、盧蒙巴祭日(1月17日)
5、教育日(4月30日)
6、國際勞動節(5月1日)
7、解放日(洛·卡比拉上臺執政日,5月17日)
8、獨立日(1960年6月30日)
9、已故親人祭日(8月1日)
10、圣誕節(12月25日)
河南四達 世界直達
Copyright©2006-2017 hnsdj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 版權所有,本公司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