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撾臺灣、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稱寮國)全名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拉丁化:Sathalanalat Paxathipatai Paxaxon Lao;英語:Lao People's Democratic Republic),是中南半島上的一個內陸國家。歷史上曾是真臘王國的一部分。13至18世紀是南掌,之后受暹羅和越南入侵,后來又受法國入侵,1893年淪為法國殖民地。老撾是東南亞國家聯盟成員國,也是最不發達國家之一,于1997年7月加入東盟。
老撾工業基礎薄弱,以鋸木、碾米為主的輕工業和以錫為主的采礦業是最重要部門。金三角老撾部分的瑯南塔曾經是世界出產鴉片最多的地方。
老撾飲食上接近泰國。它也是東南亞地區中僅有的兩個社會主義國家之一。
【老撾國旗】
外交
老撾奉行和平、獨立和與各國友好的外交政策,主張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同世界各國發展友好關系,重視發展同周邊鄰國關系,改善和發展同西方國家關系,為國內建設營造良好外部環境。2011年老黨“九大”重申繼續堅持和平、獨立、友好與合作的外交路線。保持同越南的特殊團結友好關系,加強與中國全面戰略合作,加強與東盟國家睦鄰友好,積極爭取國際經濟和技術援助。老撾于1997年7月正式加入東盟。截至2012年12月,已同135個國家建交。
同中國關系
1961年4月25日中國和老撾正式建立外交關系。上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雙方關系曾出現曲折。1989年中老關系正;,雙邊關系得到全面恢復和發展,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衛生等領域的友好交流與合作不斷深化,雙方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保持密切協調與合作。老撾政府堅持一個中國立場,支持中國人民和平統一大業。
根據中國商務部統計,2012年,中老雙邊貿易額17.28億美元,同比增長32.8%,其中中國出口額9.37億美元,進口額7.91億美元,分別增長96.8%和-4.1%。2013年前4個月雙邊貿易額6.14億美元,同比增長9.3%,其中我出口額3.48億美元,同比增長22.4%,進口額2.66億美元,同比下降4.2%。中國主要進口銅、木材、農產品等,主要出口汽車、摩托車、紡織品、鋼材、電線電纜、通信設備、電器電子產品等。
以農業為主,工業基礎薄弱。1986年起推行革新開放,調整經濟結構,即農林業、工業和服務業相結合,優先發展農林業;取消高度集中的經濟管理體制,轉入經營核算制,實行多種所有制形式并存的經濟政策,逐步完善市場經濟機制,努力把自然和半自然經濟轉為商品經濟;對外實行開放,頒布外資法,改善投資環境;擴大對外經濟關系,爭取引進更多的資金、先進技術和管理方式。1991年至1996年,國民經濟年均增長7%。1997年后,老撾經濟受亞洲金融危機嚴重沖擊。老撾政府采取加強宏觀調控、整頓金融秩序、擴大農業生產等措施,基本保持了社會安定和經濟穩定。2001年至2006年,老撾經濟年均增長6.8%。2006年至2010年,老撾經濟年均增長7.9%。
Copyright©2006-2017 hnsdj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 版權所有,本公司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