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桑尼亞全稱:坦桑尼亞聯合共和國(英文:The United Republic of Tanzania)。位于非洲東部、赤道以南。英聯邦成員國之一。北與肯尼亞和烏干達交界,南與贊比亞、馬拉維、莫桑比克接壤,西與盧旺達、布隆迪和剛果(金)為鄰,東臨印度洋。國土面積945087平方公里,截止2013年全國總人口4490萬人。
坦桑尼亞是聯合國宣布的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經濟以農業為主,平年糧食基本自給。工業生產技術低下,日常消費品需進口。1967年實行國有化和計劃經濟,以建設集體農莊為中心,開展嚴重脫離國情的"烏賈馬"社會主義運動,致使經濟發展嚴重滯后。1986年起接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銀行的調改方案,連續三次實行"三年經濟恢復計劃"。
【坦桑尼亞國旗】
坦桑尼亞曾是著名的“前線國家”,為非洲大陸的政治解放作出過重大貢獻。奉行不結盟和睦鄰友好的外交政策,主張在互不干涉內政和相互尊重主權的基礎上與各國發展友好合作關系。進入本世紀務實傾向增強,強調以經濟利益為核心,淡化不干涉內政原則,發展同所有捐助國、國際組織和跨國公司的關系,謀求更多外援、外資。重點營造睦鄰友好,全力促進區域經濟合作。積極參與調解與其利益相關的地區問題。重視與亞洲國家關系,學習和借鑒亞洲國家的發展經驗。是聯合國、不結盟運動、英聯邦、非洲聯盟、東非共同體、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及環印度洋地區合作聯盟等組織的成員國。同115個國家建有外交關系。
同中國的關系
中國于1961年12 月9日與坦噶尼喀建交,1963年12月11日與桑給巴爾建交。坦、桑聯合后,我國自然延續與坦、桑的外交關系,將1964年4月26日坦、桑聯合日定為與坦桑尼亞建交日。建交以來,中坦關系長期健康穩定發展。
中國從1964年開始向坦提供各種援助,主要援建項目有坦贊鐵路、友誼紡織廠、姆巴拉利農場、基畏那煤礦和馬宏達糖廠等。中、坦互利合作始于1981年,目前共有40多家公司在坦開展勞務承包業務。2012年,雙邊貿易額24.7億美元,同比增長15.2%,其中我出口20.9億美元,進口3.8億美元。中方主要出口機器設備、車輛、日用品等,主要進口木材、劍麻纖維、生牛皮和海產品等。2011年11月,中國政府經貿代表團訪坦,并與坦召開兩國經貿聯委會第四次會議,雙方簽署兩國經濟技術合作協定。2012年3月,中國政府經貿代表團訪坦,雙方簽署兩國經濟技術合作協定。2012年9月,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訪坦,雙方簽署了農業、能源、基礎設施建設等多個合作文件。2013年3月,習近平主席對坦進行國事訪問,雙方簽署了基礎設施建設、能源、通訊、農業、投融資、進口商品檢疫等多個政府間以及企業和金融機構間合作文件。
中、坦簽有教育、衛生、文化、旅游等協定。上世紀60年代起中國開始接收坦留學生。2012年坦在華留學生總數873名,其中中國政府獎學金生307名。2000年,雙方簽署關于高教發展合作項目協議,我方據此先后為達累斯薩拉姆技術學院援建了材料實驗室和計算機實驗室,并多次派出教師在該校任教。迄今,我國已向坦派出醫療隊員1650人次,現分別有25名和21名醫療隊員在坦桑尼亞大陸和桑給巴爾工作。我國將在坦設立中國文化中心。兩國軍事交往與合作始于1964年,雙邊往來頻繁。坦是中國在非洲的最大受援國。中、坦合資合作始于60年代,本世紀前后發展較快,其中坦中友誼紡織有限公司是在我援建的友誼紡織廠基礎上,由我政府提供優惠貼息貸款,雙方合資經營的項目,成為中、坦在新形勢下開展互利合作的成功范例。本世紀中國與坦桑尼亞的空運進出口貨物埃塞俄比亞航空公司承運,而自從埃航簽署北京泛源國際運輸服務有限公司為核心代理后,中國出口坦桑尼亞貨物與日聚增。2007年上半年雙邊貿易額3.52億美元,同比增長44.1%,其中我出口額2.31億美元,進口額1.21億美元。我對坦主要出口糧食、車輛、紡織品、輕工產品、化工產品、機械設備、電器、鋼材等,從坦進口干制海產品、生皮革、原木、粗銅和木質工藝品等。
斯瓦希里語為國語,與英語同為官方通用語。
坦桑尼亞崇尚信仰自由,坦噶尼喀(大陸)居民中32%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30%信奉伊斯蘭教,其余信奉原始拜物教;桑給巴爾99%的居民幾乎全部信奉伊斯蘭教。
Copyright©2006-2017 hnsdj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 版權所有,本公司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