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讀
“我有兩個兒子。因為他們還小,我把他們留在了家鄉。如果我現在不打電話給他們,他們永遠不會打電話給我,說想念我。”他一邊看著智能手機,一邊查看兩個男孩的微信朋友圈。2019年,這是自趙淦第一次踏上柬埔寨以來的第七年。趙先生最初來自中國安徽省北部的淮北市,他在西哈努克省的建筑工地工作了四年,并于2016年搬到了金邊。“因為語言的障礙,之前我不習慣柬埔寨的生活方式。”他說,“但六年后,情況正在好轉。”
根據最近的政府報告,中國已成為柬埔寨建筑和房地產行業的主要外國投資者。隨著大量中國投資的涌入,柬埔寨已成為中國工人通過海外就業尋求更高收入的最受歡迎的目的地之一。鉆石島曾經是充滿貧民窟和農田的地方。然而,這已經改變了。它現在是金邊市建筑熱潮的縮影。鉆石島上的大多數房產都是中國投資,因此中國工人受雇在建筑工地工作。沒有人知道這些建筑工地上的中國工人的確切人數。他們通常來自中國大陸的農村地區。
為了實現支持家庭的夢想,他們選擇在海外工作。濃烈的鄉愁和孤獨伴隨著他們,趙淦就是其中之一。“在過去的六年里,我的妻子和孩子們從未在柬埔寨拜訪過我,”他悲傷地說道,“而且我通常每年只能回家一次。我真的很想念他們。“但這不是趙淦第一次在國外工作。2009年,當低技術工人的工作機會在他的家鄉干涸時,他前往尼日利亞工作獲得更高的工資以支持這個家庭。他當時的兒子分別只有兩歲和七歲。趙先生在建筑行業擁有17年的經驗,兩年前在柬埔寨擔任現場經理,月薪為2,000美元。趙淦在柬埔寨工作的公司確實為基礎設施提供支撐。由于偶爾的暴風雨,加班工作對于像趙淦這樣的工人來說很常見。“我已經習慣了高強度的工作,”當他穿著黃色的靴子走進泥濘的土地時,他微笑著說道。
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的一份報告,海外華人數量已達到3500萬,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移民群體。海外華人通常從事建筑、農業和伐木業。徐鳳超與趙淦在同一建筑工地工作,他們是室友。他們住在藍色的簡易房子里,上面寫著“每日租金,一美元”的中文字樣。他和其他五位中國建筑工人住在這里。“中國工人住在一起。四到六名工人可以擠進一個小屋子。”他指著里面的上下鋪說,他每天晚上都在里面睡覺。這名50歲的男子來自中國北方黑龍江山脈的小興安嶺。
他于2018年6月來到柬埔寨,并在金邊的建筑工地工作。作為一個新人,與趙淦相比,他似乎仍然享受著遠離家鄉的新生活。一名柬埔寨工人在路過時拍拍徐鳳超的肩膀。“我的柬埔寨同事很好。我們都是亞洲人,并且有著相似的文化,“他補充說,”但我在這里仍然存在語言障礙,所以我經常在下班后與中國同事閑聊。“徐對國外的生活很感興趣,并且經歷著不同的生活方式。但他透露,他來到柬埔寨工作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中國的勞動力過剩。“我已經50歲了,這可能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次機會,“他說。“現在很多女性都加入了中國的建筑行業。它的競爭非常激烈。”在冬季,徐鳳超的家鄉風景如畫,雪山映襯著景觀。正如他所回憶的那樣,他回憶起他在中國的日子。“我還記得我和我的兒子堆了一個雪人并打雪仗。”遠離家鄉,在柬埔寨,這可能是讓他留在這個國家的記憶。
|
|
|
|
|
|
|
|
Copyright©2006-2017 hnsdj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 版權所有,本公司保留所有權利.